澎立生物“卖身”奥浦迈:资本盈亏背后的行业生态
日期:2025-06-13 20:33:55 / 人气:33
6月5日,奥浦迈宣布以14.51亿元收购澎立生物100%股权,这一事件在生物医药行业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曾被红杉、高瓴等顶流机构簇拥的明星项目,澎立生物的资本故事充满了起伏,此次并购也让背后投资人的盈亏状况浮出水面。

业绩下滑催生“抱团取暖”
奥浦迈和澎立生物都面临着业绩下滑的压力。奥浦迈2022年9月登陆科创板,市值一度超百亿,但上市次年业绩便开始滑坡。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7.41%,归属净利润同比下降48.72%;2024年虽营业收入有所增长,但净利润大幅下降61.04%。澎立生物同样如此,2023 - 2024年营收微增,净利润却从5975.54万元降至4450.88万元。
在此背景下,两家企业选择并购更像是“抱团取暖”。奥浦迈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澎立生物,交易完成后,将实现从“培养基 + CDMO”到“培养基 + CRDMO”的业务构建,扩大海外市场影响力,提高一站式药物研发服务能力,提升持续经营能力。
红杉高位“接盘”亏损近4300万
澎立生物在发展过程中进行了多次股权转让与增资,吸引了高瓴创投、红杉中国等知名投资机构。红杉恒辰在2021年10月和2022年3月两次增资,入股时正处于澎立生物32.20亿元的估值最高点。此后,澎立生物估值不断缩水,2023年IPO申报时约为24.04亿元,本次并购估值为14.51亿元。
红杉恒辰持有的7.72%股权对应对价1.47亿元,而两次增资合计投入1.9亿元,截至目前账面亏损近4300万元。高瓴创投的投资回报则呈现分化态势,早期布局的高瓴辰钧基本实现账面盈亏平衡,而后期入局的高瓴祈睿与高瓴梁恒账面各亏损近700万元。这反映出创投行业“时间差”带来的风险差异,行业估值高点进入的投资者往往承担更高的回撤压力。
估值“双标定价”与对赌协议
本次交易中,奥浦迈采用差异化估值定价模式,即“同股不同价”。PL HK交易对价对应澎立生物100.00%股东权益价值为12.3亿元;嘉兴汇拓、嘉兴合拓对应价值为13.2亿元;红杉恒辰等部分投资人对应价值为21.8亿元。部分投资人面临退出时估值低于投资估值的情况。
此外,本次交易中31名股东全部参与了业绩承诺对赌机制。业绩承诺方承诺澎立生物在2025 - 2027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200万元、6500万元及7800万元。若未达到承诺净利润,业绩承诺人将向上市公司进行补偿。同时,获得的股份对价部分被设置了6个月或者12个月的锁定期,以确保外部投资人不能快速套现。
行业常态:估值回归与IPO趋严下的并购潮
澎立生物的案例并非个例。在一级市场估值回归、IPO审核趋严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生物医药企业选择通过并购实现退出。资本的盈亏分化成为这个行业的新常态。对于投资者来说,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投资风险,把握投资时机;对于企业而言,并购既是应对业绩下滑和行业竞争的一种策略,也可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此次奥浦迈收购澎立生物的事件,反映了生物医药行业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生态变化。未来,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调整,类似的资本运作可能会更加频繁,企业需要在变革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作者:欧皇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那艺娜巡演靠“抽象”出圈,会成...06-30
- "最美郭芙"傅明宪新疆度假晒美照...06-30
- “内衣 CEO” 宋智孝综艺 “暴...06-30
- 甜到冒泡!黄子韬分享陪妻子徐艺...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