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股市场:主动基金逆转,医药赛道成关键

日期:2025-06-13 20:34:45 / 人气:83


2025年的A股市场呈现出结构分化的显著特征,主动权益基金在这一年成功扭转了过去两年跑输被动指数基金的颓势,而医药赛道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主动基金反转:从落后到领先
过去两年,主动权益基金的表现不尽如人意。2023年,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累计下跌13.52%,跑输沪深300指数2.14个百分点;2024年,其涨幅仅为3.45%,与沪深300指数14.68%的涨幅相比,落后幅度超过10个百分点。这种持续落后的表现引发了市场对主动管理价值的普遍质疑,被动投资的拥趸们强调在机构化程度提升、信息效率优化的市场中,主动基金难以创造超额收益。

然而,2025年市场局势发生了逆转。截至6月11日,万得偏股混合基金指数年内上涨5.84%,不仅将沪深300指数1.02%的跌幅甩在身后,也超越中证A500指数0.90%的跌幅。驱动这一反转的核心力量在于主动基金在震荡市中的独特优势。去年四季度以来,市场从“快牛”转入宽幅震荡,万得偏股混合基金指数跌1.27%,跑赢沪深300指数2.06%的跌幅,印证了主动基金在下跌行情中能跑赢市场的特点。

在产品层面,分化更为明显。年内涨幅前二十的主动基金中,仅有一只指数产品入围。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永赢医药创新智选等多只产品年内收益率超过70%,这些产品大多重仓创新药等成长赛道,且规模普遍低于10亿元,显示出“船小好调头”的灵活优势。与之相比,表现最好的指数基金——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年内涨幅为62.31%,在全部基金排名中位列第20位。

QDII基金:全球化布局斩获超额收益
QDII产品在今年也表现出色。截至6月6日,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以99.33%的年内收益率高居全市场榜首,近乎实现净值翻倍。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人民币份额紧随其后,涨幅突破60%。在涨幅榜前二十席位中,QDII基金占两席。

这些QDII基金的强势表现与其全球化配置能力密切相关。以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为例,基金经理张韡拥有康奈尔大学生物医学硕士背景,在2021年接管基金后持续重配港股及中概股中的创新药、科技龙头。该基金近三个月狂飙60.48%,近半年上涨82.57%,年内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高达82.39个百分点。领跑QDII基金几乎清一色聚焦医药赛道,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人民币年内净值增长率达到63.22%,同样重仓医药股。此外,多只ETF型QDII年内净值增长也较为亮眼。

“医药行业的投资逻辑已从政策避险转向创新出海。”一位大型公募医药投研负责人指出,国内集采政策趋于温和,叠加FDA对中国创新药审批提速,双轮驱动下医药板块迎来价值重估。而主动型QDII基金凭借跨市场选股能力,更易捕捉全球产业链中的差异化机会。长城基金梁福睿也表示,今年很可能是创新药大年,政策鼓励、创新药企业收入和利润高增长以及Biotech或仿转创公司的价值重估等因素都将推动医药板块发展。不过,这类高收益基金也引发市场争议,押注单一赛道可能带来短期高收益,但也伴随较高风险,市场波动可能导致基金净值大幅下跌,还可能面临流动性不足问题。

创新药ETF:资金涌入下的结构性机会
尽管主动基金整体表现亮眼,被动投资领域也有突出表现。创新药ETF成为指数产品中的“突围者”,持续吸引资金涌入。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上涨66.46%,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涨幅达62.31%,年内日均换手率高达24.50%,显示出极强的交易活跃度。

资金流向数据更具说服力。以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为例,近5个交易日中均获亿级别的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8.79亿元,日均净流入达1.76亿元。今年以来的资金流向上看,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获净流入32.46亿元,工银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吸金22.26亿元,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均获得较多资金净流入。

中邮证券认为,创新药板块近期具备较多催化,海外BD、ASCO大会等事件持续提高板块热度。国内创新药企迎来估值重塑,有望成为贯穿全年的投资主线。下半年国家医保谈判为重要事件,谈判前成功获批上市创新药有望通过国谈进入医保实现加速放量。

2025年A股市场中,主动基金成功扭转败局,医药赛道成为胜负手。QDII基金和被动投资领域的创新药ETF也展现出各自的优势和机会。投资者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风险偏好,合理配置资产,以获取更好的投资回报。

作者:欧皇娱乐




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欧皇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