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时间过得越来越快?4个方法留住时光

日期:2025-10-14 10:20:42 / 人气:5


不知不觉,已经10月了,2025年又过去了85%。你会不会跟我有一样的感想:太快了,时间过得太快了。可能很多人有这种感觉:随着年龄增长,总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上学的时候,觉得每一天都很漫长,总是盼着赶紧到周末。但随着工作和事业发展,迈过30、40大关,时间就像开了三倍速,一晃眼就过了。
你是否也觉得:回想起10年前、5年前,会感觉当时的自己充满活力,能够做很多事情,恨不得把每一分钟掰成两半来用。而现在,感觉年初才制定了计划,转眼间一年就快过去了,很多想做的事情都还没有开始。这不是你的错觉,实际上,几乎所有人都是这样的。
一、为什么时间会“加速”流逝?
有一个很常见的解释是:随着年龄增长,每一年在我们的生命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小,因此觉得每一年过得越来越快。比如20岁时,每一年占生命的1/20(因3-4岁前几乎无记忆,分母实际更小);30岁时,每一年只占1/30。这个说法有趣但不准确。
简单来说:大脑对时间的记忆,不是按绝对时间长度储存,而是按“发生了什么事件”储存。相同时间里,储存的事件越多,感知到的时间越长;反之则越短。越重要、越新鲜的事件,大脑越愿意耗费资源记住。
年轻时,我们见识的新鲜事物更多:天地、朋友、经历、情绪都是新的,不断冲刷大脑,大脑像第一次进主题乐园的孩子般吸收信息,这段时间感知起来更长。但长大后,一切变得习以为常,大脑体验的新鲜感大幅降低,为节能会压缩储存事件,于是便觉得一周、一月、一年倏忽而过。
二、另一个关键维度:事件的“重要性”
重要性通常指各种“第一次”。你一定记得许多“第一次”:第一次获嘉奖的成就感、第一次挑战困难任务的紧张、第一次约会的甜蜜、第一次独自尝试新事物的忐忑……这些“第一次”是大脑巩固记忆的锚点,为时间海洋里的生命道路打下里程碑,承载存在感、认同感和价值感。
但随着年龄增长,“第一次”的机会越来越少,重复经历让事件在大脑中的重要性急剧下降,作为时间记忆感知的“锚点”也越来越少,进一步加剧了时间加速的感觉。
三、热情消磨与大脑固化的关联
很多人感叹:年龄增长后,热情慢慢被消磨,对事物的兴趣和动力变少。这背后原因与时间加速相通:年轻时大脑的职责是构建心智世界模型,会如饥似渴汲取新鲜信息完善模型;一旦模型成型稳定,大脑职责转为维护模型,避免大修大改耗费资源。因此遇到新信息时,会下意识抗拒排斥,因为融入模型的成本过高。正如一句话所说:一个人变老,是从大脑开始固化、不愿接受新鲜事物开始的。
四、如何留住时光?4个实用方法
1. 创造更多新奇的经历
既然时间加速源于缺乏新鲜感,解决方式就是创造新鲜经历。这是刺激大脑多巴胺分泌、带来愉悦感的小事,也是对抗时间加速、让生命熠熠生辉的大事。新奇经历可以是:去心仪城市旅行、参加线上线下活动、认识新朋友、换通勤路线、探新店、学新技能等。把创造新奇经历变成日常惯例,用丰富可能性对抗时间加速。
2. 记录日常的生活
推荐践行多年的日记习惯。每天的生活并非乏善可陈,看剧时的捧腹、读文章的共鸣、工作新方法的高效、小区里可爱的流浪猫……这些细小触动的“美好时刻”易被大脑忽略,刻意记录能帮我们留存。当觉得生活苍白时,翻看日记回味这些时刻,会发现生活充满乐趣。
3. 做一些难一点的事情
一直做轻松事难以给记忆留下深刻印记,大脑会觉得日常都是重复熟悉的事务。试着给自己设挑战,做难一点、复杂一点的事,推动大脑运转,比如喜欢看小说就试着写一篇,喜欢影视剧就写影评,喜欢旅行就做视频,喜欢播客就自己制作一档。不必追求完美结果,重点是在过程中挑战自己、激发潜能,让生命更有意思。
4. 试着沉浸到世界中去
时间加速会让大脑“扫视”加快、注意力变浅,形成恶性循环。锻炼大脑的沉浸能力能打破这种循环:中午或傍晚在公司附近晒太阳、看景色,放空思维;逛新开商场,看人群、走新路线;到自然中闭眼感受风声、鸟鸣、空气味道、阳光温度……仔细感受感官所及,让大脑慢下来,认真对待每一分钟,生命也会认真回馈。
国庆假期结束啦,开工快乐!

作者:欧皇娱乐




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欧皇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