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辞雇机器人打工:租赁市场繁荣背后的冷思考
日期:2025-05-05 22:17:29 / 人气:5
一、现象引入
当人们开启小长假模式时,机器人已在景区、商场等各处忙碌,如送餐、背货、打碟等。“五一”假期前半月,不少公司机器人档期全满,宇树G1等人形机器人日租金最高达1.8万元,以9.9万元的宇树G1为例,早入局者不到一个月或能收回成本。自宇树H1机器人在蛇年春晚“一扭成名”后,机器人租赁商机显现,2月以来相关帖子在二手交易平台和社交媒体涌现。

二、租赁市场现状
(一)市场需求与应用场景
假期需求旺盛:“五一”假期,景区、车站、售楼处、展会、教育、开业、婚庆等场所对机器人需求大增,机器人主要用于吸引眼球。
车展应用案例:在2025上海车展现场,宇树G1成为深蓝汽车的AI员工,与观众握手互动;小鹏机器人IRON进行招手、打招呼等互动;智元的远征A2、乐聚“夸父”机器人、长安机器狗“来福”、奇瑞墨甲机器人“墨茵三姐妹”等也亮相并完成接待、互动、递水等工作。
电商平台业务:各电商平台有商家上架机器人租赁业务,但目前宇树科技产能跟不上C端市场,租赁市场上流通的人形机器人大概几十到一百台,做租赁生意的人远比机器人数量多,大单往往需拼单,且存在一些不良从业者,如坑定金跑路的情况。
(二)租赁价格与市场供需
价格情况:宇树G1机器人此前在京东旗舰店销售不到1天售罄,目前处于下架状态,黄牛或租赁公司加价六七万元售卖,部分租赁公司标价14.5万元。“五一”期间租金平均每天1万 - 1.5万元,之后到6月1日前稳定在6千 - 7千元/天,越早订价格越便宜,租赁业务兴起时二手平台价格多为8000 - 10000元/天甚至更贵。
供需矛盾:目前市面上人形机器人在100台左右,订货周期70天左右,“五一”等节假日供不应求。随着玩家增加,行业虚火隐现,价格和服务变“卷”,工作日等淡季价格下调,且机器数量过少时需同行调配。
(三)租赁市场参与者
新成立公司与个人从业者:有不少商家今年新成立,也有从业者以个人名义出租机器人,有正规公司且有机器的不多,还存在一些不良现象。
山东租赁公司案例:山东一家机器人租赁公司3月注册成立,除宇树G1外还有众擎机器人和更多宇树机器狗。该公司表示市面上人形机器人稀缺,租金高,且会进行同行调配,还提到宇树将缩短交付时间至40天,届时稀缺性消失,租赁市场价格可能大跌。
三、租赁市场的繁荣与泡沫
(一)繁荣原因
价格因素:宇树G1价格相对较低,引发部分机器人发烧友兴趣,产量相对较高成为主要展出机型,且“一机难求”促使非发烧友选择租赁。
宣传作用:机器人可用于开业、引流等商业用途,能吸引眼球,起到宣传效果,如小红书用户@这个老王有点憨花20万元买宇树机器人雇其打工,档期排到5月,生意不错。
(二)泡沫隐忧
价格虚高与市场波动:供不应求导致租赁价格虚高,随着机器人量产,稀缺性消失,价格可能大跌,如赵强认为宇树量产实现后,租赁市场价格立刻会大跌,“两周回本”神话难现。
加价购买风险:部分人加价购买G1机器人,可能成本无法收回,如去年宇树总产量6000台,3000台海外销售,3000台面向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今年加价购买者可能收不回成本。
四、租赁与应用的差距
(一)租赁业务的本质
目前租赁市场供不应求带来的价格虚高会被量产改变,部分从业者担心价格混战,如赵强认为盯着硬件倒手差价不可取,真正的利润在“千人千面”的功能开发上,其公司为客户定制销售机器人,客户觉得效果好后会自行购买并找其开发定制,他强调做企业要坚持长期主义。
(二)实际应用的困境
工业场景适配问题:广东某制造公司员工德咏所在公司产线大部分环节自动化,上下料依赖人工,订购宇树G1 Edu机器人试图实现工厂无人化,但经工程师调试后无法自主稳定工作,当前市面产品多用于实验室跑分、拍视频炫技,投入车间会出现生产问题。
未来展望:德咏认为若想机器人顶替人类连轴转8小时,起码要等端到端大模型突破“手眼协调”的最后1毫米,预估至少需一到两年时间,目前机器人距离真正落地应用还有很远,当下只是吸引目光的噱头。
五、结论
机器人租赁市场呈现出繁荣景象,价格虚高、参与者众多,但在繁荣背后隐藏着泡沫风险。同时,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还面临诸多困境,距离真正的广泛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逐渐成熟,租赁市场有望更加规范,机器人的应用也将更加深入和广泛。
作者:欧皇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康佳一季度财报亮点纷呈:利润总...05-05
- 这届中产,把「海关拍卖」蹲成捡...05-05
- 裸辞雇机器人打工:租赁市场繁荣...05-05
- 停止做这7件事,升级你的大脑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