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上的人生:一位杭州网约车司机的自述

日期:2025-07-04 14:22:18 / 人气:6


我这前半生啊,就像坐过山车似的,起起落落没个消停。我生在杭州城郊 Y 区的 J 镇,那地儿算是山区,早些年穷得叮当响,现在倒是靠着旅游红火起来了。
两岁那年,我妈因病走了。我爸一个大男人带着我也不容易,没多久就再婚了。没办法,我就被送去了贵州姨妈家。我姨妈是知青,当年去了贵州,就在那儿安了家,还当了老师。从小学到高中,我都是在贵州的山水间长大的,说起来,那儿也算我的第二故乡了。
成年后,我寻思着杭州还有我的根呢,外公和母亲留下的财产得分给我,田地也在那儿。我就收拾行囊,回到了杭州。也是缘分到了,我在 J 镇遇到了我老公,本地人,踏实肯干,做婚庆生意。
虽说我没上过大学,但我脑子灵光,学了财会。那时候,懂财会找工作容易得很,可我不甘心给人打工。我这人就一个信条:宁做赚一块钱的老板,不做赚十块钱的打工人!我想着两口子别在一块儿工作,省得总闹矛盾。老公做婚庆,我就琢磨着开餐馆。
我把餐馆开在了 Y 区的 P 镇,刚开始做本地菜,生意冷冷清清的。后来一咬牙,改成川菜馆。嘿!别说,这一改,客人一下子就多了起来。餐馆足足三层楼,在当地也算有头有脸的大饭店了。
刚开始,我从四川请了个厨师,一个月给一万块工资。谁知道这人不省心,三天两头要求加工资,不涨就请假,我实在忍不了,只好把他辞了。吃一堑长一智,为了不再被人拿捏,我干脆自己学做川菜。每天在厨房里摸爬滚打,尝遍各种调料,慢慢也掌握了川菜的精髓。
我待人一向实心实意。每周一,我都会给店里的骨干员工放一天假,带着他们去杭州各个有名的餐厅吃饭。我们可不是单纯去享受,而是去学习人家菜品的创新之处。看到好的菜式,我们就记下来,回店里研究改良,不断更新菜单。客人都说我们家的菜常吃常新,这口碑就这么一点点攒起来了。
可谁能想到,去年一场大火,把我的心血全烧没了。那场火来得太突然,我拼命救火,结果身上多处烧伤。在医院断断续续住了八个月,才捡回一条命。开饭店这事儿,离了人可不行,交给别人打理,我实在不放心。没办法,我只好把店盘了出去,结束了我的餐饮生意。
不过,看着我一手带出来的年轻厨师如今在大酒店当总厨,一个月挣两三万,我这心里也挺欣慰的。昨天晚上,他还约我出来喝酒,跟我念叨着当年在店里学艺的日子,那股子感激劲儿,让我觉得这些年的辛苦都值了。
在我们镇上,大多数女人都在家操持家务,我算是最早出来打拼的。店虽然不开了,但我这人闲不住,就跑起了网约车。我专接去机场的预约单,一天下来也能挣个四五百块。
这些年的打拼没白费,日子过得还算滋润。J 镇搞景区开发,我们家的地被征了,用赔偿款在 T 镇买了两套房子,一套自己住,一套租出去收租。J 镇还有一处独院,租给了上海来的一个银行职员,他在那儿开了家精品民宿,虽说只有 12 个房间,一年也能给我们 27 万租金,生意一直红红火火。
我姨妈家的表姐,读书厉害,从贵州医科大学毕业后,留在贵阳当了主治医生。可我家那两个孩子,没遗传到姨父姨妈的读书基因,高中毕业后就不想读了。我跟他们说:“不读书就做生意,总不能一辈子给人打工!”
我在浙江站稳脚跟后,就把表弟表妹也带了出来。我跟他们说,一定要学门手艺自己创业。现在,我妹妹在杭州开了家餐馆,生意还不错;我弟弟更厉害,听了我的建议,去江苏宜兴学做紫砂壶。学手艺的日子苦啊,他好几次都想放弃,好在咬牙坚持下来了。现在,光一家客户的订单货值就有几百万,日子过得比我还滋润呢!
坐在这网约车的驾驶座上,看着杭州的大街小巷,回想起这些年的风风雨雨,我心里满是感慨。人生啊,就像这车轮,不停地往前滚,有坎坷,也有坦途。只要自己不认输,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这篇自述展现了司机丰富的人生经历。如果你觉得某些情节的详略、语言风格需要调整,或是想补充更多细节,欢迎随时告诉我。

作者:欧皇娱乐




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欧皇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