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的流量困局:“鸡排哥”之外更需夯实根基

日期:2025-10-14 10:20:19 / 人气:6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鸡排哥”李俊永热度持续走高,成为互联网上的热门话题。从“全家上阵”到“凌晨收摊”,从视频道歉到央视采访,这位来自江西景德镇的小摊主,一举一动都受到外界高度关注。景德镇自然不想错过这样的“泼天富贵”,节前就聘请“鸡排哥”担任景德镇文旅推介官;当地城管部门也迅速反应,为“鸡排哥”成立工作专班维持秩序,安排环卫专班及志愿者等,应对假期人流高峰。也因此,在不少人看来,“一个人带火一座城”的神话,有望再次在景德镇上演。但其实,与此前突然走红的淄博、天水等不同,景德镇本身就是一座网红城市。凭借陶瓷艺术、“无语菩萨”“景漂”、大地艺术节等IP,景德镇近年屡屡出圈,早已成为文艺青年眼中的下一个“大理”。仅小红书平台,“景德镇”相关话题的浏览量就超50亿次,比现象级网红城市淄博还高。作为一座人口仅160万的小城,过去两年,每逢国庆黄金周都有超800万游客涌入景德镇,屡次出现人满为患的“盛况”。换句话说,景德镇其实不缺流量。“鸡排哥”的突然走红,对景德镇来说更像是一场意外。但另一方面,流量吸引了全国的目光,同时也放大了城市的瑕疵。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游客“吐槽”景德镇交通拥堵、承载力差等问题。对这座城市而言,更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当再次站在聚光灯下,能否经受流量考验?
一、不缺人气:“鸡排哥”是意外惊喜而非流量刚需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长假,“千年瓷都”景德镇刷屏的不是瓷器,而是“鸡排哥”。“鸡排哥”常年在景德镇某中学附近摆摊卖鸡排,因亲切幽默的服务态度、对消费者持续输出的情绪价值,以及不失原则的经营理念(比如学生便宜1元),在线上线下迅速走红。“你们别把青春耗在等鸡排上,但我的鸡排值得等”“你可以拒绝我,但是请你不要拒绝美味”“如果不及时吃,导致鸡排不脆,我将停止对你的售卖”……“鸡排哥”嘴边挂着不重样的网梗和金句,让很多消费者现场感慨:“6元的鸡排,600元的情绪价值。”
“鸡排哥”的爆火,让景德镇嗅到机会。9月28日,景德镇官方聘请“鸡排哥”作为景德镇文旅推介官。昌江区文旅局迅速跟上,拿出“一揽子计划”想接住这波热度;当地城管部门更是火速成立“工作专班”维持秩序,“十一”期间还加派人手。当地“严阵以待”的必要性很快得到验证。国庆期间,“鸡排哥”摊位前的长队经常排到百米开外,不仅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甚至有从上海专程赶来的外国游客,直言“为吃到鸡排,哪怕等三小时、三天、三周都愿意”。
在“鸡排哥”的带动下,景德镇北站提前开启“假期模式”,9月25日至29日,发送旅客数较去年同期增长19%。去哪儿数据显示,10月1日,景德镇酒店入住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0%。但事实上,即便没有“鸡排哥”,景德镇的人气已足够火爆。去年和前年的国庆黄金周,景德镇7天接待游客均超过800万人次,这一数字与网红城市洛阳同期游客规模相当,而景德镇2024年常住人口仅160万人,洛阳则有约700万人。根据江西统计年鉴,2023年,景德镇接待国内外游客5896.35万人次,约为常住人口的36.5倍;旅游总收入709.14亿元,同期其GDP也仅为1201.10亿元。
瞻胜传播创始合伙人、CEO庞瑞指出,与淄博、天水等城市不同,景德镇是“千年瓷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本身就是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其实不缺人气。当地对“鸡排哥”的重视,或有丰富文旅产品线的考量——其所有城市品牌与形象几乎都围绕陶瓷展开,外人对城市的烟火气和人情味缺乏印象,“鸡排哥”正好补齐了这一点,让城市形象更加丰富立体。
二、走红已久:从“无语菩萨”到“景漂”的文艺底色
相比“一朝爆火”的网红城市,景德镇的走红显得更加“细水长流”。2023年,“无语菩萨”走红网络。“无语菩萨”真名“沉思罗汉”,为瓷器艺术大师曾龙升所作《釉下加彩十八罗汉塑像》中的一件,收藏于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国内首家陶瓷专题博物馆)。因其形象贴合当下年轻人的精神状态,吸引无数人前往“打卡”,当时景德镇在小红书文旅热词排行榜中跃升至第二位,仅次于上海迪士尼。
在很多人眼中,景德镇不只是旅游目的地,更被视为下一个“大理”,代表着一种文艺生活方式。过去10年,景德镇人口呈净流入态势,新增人口13.6万,其中八成是年轻人,常年在此创业的超五成是“90后”,一半以上来自省外乃至国外。数据显示,在景德镇不足90万的城区人口中,有6万“景漂”。创立于1910年的景德镇陶瓷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艺术大学,许多学生在大一、大二就成立自己的设计工作室;2022年打造的艺美产业园,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和国内“八大美院”的创作基地,吸引全国美院师生前来研创驻场。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方李莉的田野考察记录显示,目前景德镇方圆30平方公里内,有130多个手工艺集群,绝大多数是近十年落户的年轻人,近10万以陶瓷创意及相关产业为生的年轻人活跃于此。重金改造的陶溪川成为景德镇的“798”;高铁站开通增强了与南昌、杭州、上海的通达度;“艺术在浮梁”大地艺术节名声大噪;去年春晚舞剧《瓷影》、今年“春节申遗纪念碗”接连亮相央视,持续为景德镇引流。庞瑞表示,景德镇始终围绕“陶瓷文化”母题挖掘潜能,通过文化创新持续出圈,称其为“资深网红城市”毫不为过。
三、流量考验:接住热度更要补齐城市短板
庞瑞指出,“景德镇过去的出圈,基于历史文化与手工艺传承、艺术与设计衍生;而‘鸡排哥’爆火更像意外,充满偶然性,却更接地气、易传播。”这让景德镇面临选择:是打造“文艺乌托邦”,还是做“大众目的地”?其实二者并不冲突,关键在于城市对不同品牌形象的运营能力——借助“鸡排哥”的引流,景德镇的小众艺术与打卡地也能被更多人发现。但无论如何,当下最紧迫的是“如何更好接住流量”。
近年来,景德镇因基础公共服务问题引发的舆情不少。9月17日,有网友发帖称国庆期间当地一家酒店房价从9月的90元涨至约1000元,涨幅超十倍;社交平台上,游客的抱怨集中在交通拥堵难打车、商业化严重、卫生环境差、旅游承载力不足等方面。流量在吸引目光的同时,也放大了城市瑕疵,而这些瑕疵会通过短视频迅速扩散。对于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在江西均排名靠后的景德镇而言,庞大游客量无疑是对城市承载能力的巨大考验。
庞瑞建议,中国人假期集中导致游客“钟摆效应”明显,若按旺季“波峰”配置资源,淡季会造成浪费,因此景德镇需拉长“波峰”:立足长三角及中三角(武汉、长沙、南昌)的区位优势,开发周末短途旅游;通过合理设计旅游产品与路线,与周边南昌、九江、庐山、婺源、黄山联动,共同做强口碑。眼下,景德镇对“鸡排哥”的善待值得点赞,但更关键的是借此倒逼城市营商环境改善、公共服务优化、承载能力提升——这才是将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竞争力的核心。

作者:欧皇娱乐




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欧皇娱乐 版权所有